初夏后的村落,四处房屋林立、曲径通幽,家家户户喜笑颜开,蓝靛、金钩藤、优质稻、黄精等特色产业发展势态好,犹如一幅天蓝、水清、地净的美丽画卷,释放出乡村蓬勃发展的无限活力。
近年来,贵州省台江县南宫镇按照乡村振兴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二十字方针,把党建作为工作的引领和保障,将持续挖掘、用好资源优势,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,延伸产业链,让村民共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,让文明之花开遍南宫。
生活富裕 农民笑声朗
【资料图】
“驻村工作队自筹1.4万元从网上湖南发货地购买了鸡苗给群众发放,赠予五黑鸡苗盘活村民闲置余粮、圈舍,调动富余劳动力发展种养殖产业,乡村振兴靠大家,大家要齐心协力响应和美城乡‘四大行动’贡献力量,垃圾不乱丢,看到要捡,把我们的村子建设得更好。”展啊村党支部书记张胜刚说道。
展啊村森林覆盖率为68%,多为小灌木,养鸡具有短平快的优势,需要投入的劳力也较少,特别适合无法外出的妇女和老人,村民可以利用鸡苗进行散养,拓宽增收渠道,吸引更多人留下。为了实现由“输血式”产业扶持转变为“造血式”产业发展,村里还鼓励大家搞庭院经济,带动发展了稻+、青钱柳、黄精、百合等产业,拓宽增收渠道、转变发展思路,通过种植养殖,农户可实现人均分红1000元,现在鸡苗是一茬一茬接着养。
“稻谷成熟的时候我们组织全村一起帮助大家秋收,鱼儿长大了我们就下田抓鱼。”展啊村副书记欧阳小龙说道。渐渐地,南宫镇素来有生活在这一片热土,便是一家人,守望相助温暖着每个人的心,大家的发展意识也更加强烈了。
据悉,今年南宫镇种植宜香优2115连片种植340亩,华浙优210连片种植490亩,农户散种15800亩,建成帆布养鱼池共62亩,帆布池62个,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,将持续大力发展“稻+”等综合种养模式。
欣欣向荣 发展旺起来
去年,交密村产业实现了大的突破,全村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,聚焦产业发展,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,主推“稻+”和金钩藤种植,辅以“云水交密”旅游和古树茶产业,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9.10万元。
交密村自然条件优越,水资源充足,气候条件好,非常适合中药材金钩藤生长。结合村情实际,村两委便将金钩藤产业作为主要产业之一来抓,采用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,村委牵头成立了“台江县交密村原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”,农户主动参加到合作社中,积极参与金钩藤种植。
全村按照“抓特色、壮产业、调结构、推技术”的思路,经过数年经营打造,交密的古树茶也从传统的“种茶卖茶”蜕变为“种茶卖景”,探索出“茶产业+旅游+文化输出”相结合的复合模式。
全镇利用赶集日、院坝会、敲门行动、鸣锣喊寨、微信群等方式加大宣传引导门前“三包”且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因地制宜建成特色鲜明的农村庭院经济,让老百姓户户庭院有收益、户户门前整洁干净,以点线面的形式辐射周边的亲戚朋友,形成城镇精致化共治的良好氛围。
据悉,近期全镇共集中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6次;各村自行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15次,开展敲门行动3000余人次。
环境改造 乡村焕新颜
交宫村苗族姑娘张云丽笑着说:“到这里生活很高兴,不但环境美,大家都很有精气神,关键是咱们寨子民风淳朴。”
漫步交宫村,郁郁葱葱的树林翠竹、古香古色的传统村落,绿水青山引人入胜。党员主动亮身份、作表率,带领村民一同治理乡村环境,配合做好乡村振兴建设规划,村庄环境卫生有了大提升。全村共同努力,使得村里道路畅通、绿化提升,并整合资金打造世外桃源交宫旅游景区,生态宜居、环境优美已成为全镇一张亮丽的名片。乡风文明管理入村规民约,“积分管理”“寨管委”“十户一体”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,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,树立新风、凝聚人心。
全镇也持续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和文明建设,通过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机制深入推进村内人居环境整治、矛盾排查化解纠纷等工作,以“积分制”为抓手持续改善党风乡风民风,推动村容寨貌持续向好发展。目前,已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,排查纠纷50起,开展人居环境整治200余次。
各支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、文明行动日等契机,以党员带头、干部争先、群众参与的方式,组织党员干部、青年突击队、驻村工作队、村干部、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大力开展道路、房前屋后、河道环境卫生大整治,并且对占道经营、乱堆乱放、乱搭乱建进行排查排除大整治,助推南宫镇容貌“焕新颜”。
“下一步,南宫镇将继续坚持党员带头、因地施策,巩固优质稻、高密度养鱼、金钩藤、青钱柳、食用菌为主的‘5+X’主导产业布局,走出属于我们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。”镇组织委员潘文卓说。
通讯员 蔡琪 龙斌
X 关闭